公司新闻

博山孝文化的历史渊源

博山区地处鲁中腹地。总面积682平方公里,人口48万。春秋战国时期,博山名弇中。周末得名颜神,宋初已成重镇。金称之为颜神店,元称之为颜神镇。1734年(清雍正12年)始建县制,取名博山。因煤、陶、琉璃业兴盛,地扼齐鲁要冲,故称"鲁中重镇",被世人誉为"陶琉之乡",又因孟姜女、颜文姜的故事声明远播,成为中华孝文化发祥地之一。
  
  梁漱溟先生在评价中国文化时,曾一针见血地指出,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。中国社会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,"孝"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(肖群忠《孝与中国文化》)。对博山而言,孝文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表现地格外明显。
  
  博山文化秀外慧中,既具有丰厚独特的内涵,又具有形态多样的有形载体;各文化层面的相映相融,各文化群落的相依相伴,构成了博山自古至今色彩斑斓的、迥异于他乡的文化情韵。一般的地域文化从来源上说,具有承传的单纯性,而博山的文化来源却具有复合性,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。司马迁在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中说:"泰山之阳则鲁,其阴则齐。齐带山海,膏壤千里,宜桑麻,其俗宽缓阔达,而足智,难动摇……而鲁滨洙、泗,犹有周公遗风,俗好儒,备于礼。"司马迁的话鞭辟入里,道出了齐鲁两地的鲜明特色。鲁文化"尚仁重礼",而齐国具有重视工商业的传统,使齐地的风俗中体现出礼教精神淡薄,具有竞争性的商贾习气。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在博山有机地融为一体,并对博山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形成了博山人性格的两重性。千百年来,穿城而过的蜿蜒孝水滋养灌溉了博山这片文化沃土;绵延数公里的河岸壁画,浓缩了广袤时空下博山的经济脉络。文化和经济,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被博山人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,这是不多见的一种现象。
  
  实际上,追溯博山孝文化的完貌是非常困难的,好在虽经历代天灾人祸,博山孝文化脉络从未中断,历久弥新,始终滋养着博山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。这从尚存的民间传说中还可以领略一斑。颜文姜是一个典型的事例。
  
  孝妇颜文姜的传说在博山及周边地区代代相传,妇孺皆知。相传在晋代(公元226年)以前,颜家庄(今山东淄博博山八陡镇)的颜文姜被娶进郭家门(今博山神头),没到一个时辰重病在身的丈夫就死了(博山民间流传着一句话:寅时娶进颜家女,卯时死了郭家郎)。文姜的婆婆视文姜为"丧门星",对其怀恨在心,百般折磨刁难。文姜心地善良,忍辱负重,孝敬公婆,照料小姑。她的善举感动上苍,太白金星赠其神鞭,使水生室内,免其挑水之苦。最后为救公婆、小姑和一方百姓,文姜舍身堵泉眼,坐化为神。大旱之年,羽化为神的颜文姜为东征的唐王送水,解了三军的燃眉之急。文姜的孝诚感天动地,千年传颂。民间修建了颜奶奶庙,唐王李世民为其重修庙宇,再塑金身。民间修建了颜奶奶庙(即今颜文姜祠),昭示后人;唐王为其重修庙宇,再塑金身。后人把颜文姜堵的泉源称为"灵泉",把流淌的泉水命名为"孝妇河",把在泉河附近兴起的村落称为"颜神"。
  
  最早记述颜文姜事迹的是晋朝郭缘生的《述征记》,书载:"齐有孝妇颜文姜,事姑至孝,远道汲水,不以寒暑易心,感得灵泉生于室内,文姜常以缉笼盖之。姑怪其需水即得,值姜不在,入室发笼观之,水即喷涌成河,坏其居宅,故名"笼水"。
  
  在许多有关的历史古籍中相继出现类似的文字记载,如曲阜《颜氏陋巷志》,南北朝时顾野王的《舆地志》,唐朝李亢的《独异志》等书中,都记载了颜文姜的故事,并不断增加上神话色彩。
  
  颜文姜究竟是什么朝代人,历来本地民俗学者对此争论不已。一是晋朝说。此为明代所修《颜氏陋巷志》所提,并无史料印证。二是周末说。乾隆十八年所修《博山县志》:"周末,齐国西南郊长城岭下之北鄙,有孝妇颜文姜居岭下,殁而有神。"2000年新编《陋巷志》:"颜文姜,战国时齐国孝妇。传为颜回之后。"此可能是因为用"姜"字取名多在春秋战国,或因最早记述此事的《续述征记》里有"齐孝妇"一语,后人以"齐国齐时"而断代。还有人说文姜是颜渊的七世孙,如按古人30年为一世推算,文姜就在公元前200多年的东周末期。同样缺乏证据。第三种说法是三国魏晋。(见《博山区志》附录)其依据是西晋郭缘生《续述征记》:"梁邹城西有笼水,云齐孝妇诚感神明,涌泉发于宝内,潜以缉笼覆之。"说者以梁邹城设于西汉(废于西晋),设县之前便无孝妇笼水故事。《八陡孝乡风情录》又提出了第四种说法:南北朝,并推算出文姜生于西魏大同十年(544),卒于北周建德五年(576)。四种说法前后跨度竟达700余年,又因这些说法的考证依据均来自于古传说、古文学,缺乏有效证据,所以颜文姜的出生时间仍旧是个迷,现在民间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是周朝后期齐国人。
  
  虽然颜文姜出生年份不明,但其孝行感天动地,历朝历代统治者均给予了高度褒扬。宋神宗敕封颜文姜为"顺德夫人",元代又封其为"卫国夫人"。博山先民为纪念颜文姜,把她尊之为"颜神";把颜文姜堵的泉源称为"灵泉";把流淌的泉水命名为"孝妇河";把灵泉后边的山称作"颜山",把在泉河附近兴起的村落称为"颜神"。每年农历的六月卅日都要举办文姜庙会对其进行祭祀,方圆几十公里的人们前来虔诚地进香供奉,祈祷许愿。由此博山被世人称之为"孝乡",成为"孝"文化的发源地。每年一度的文姜庙会,是历史和孝文化传播的积淀和再现,是博山民俗活动的盛典。对于实施旅游带动战略"文化搭台,经济唱戏"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  
  为纪念颜文姜而修建的颜文姜祠从唐天宝五年(公元746年)大规模修建开始,宋、元、明、清诸代,得到不断修葺、扩建,有了今日之规模。颜文姜祠建筑群荟萃了我国古代优秀建筑法式,体现出道教的玄妙、皇家的宏伟、环境的幽雅、民风的淳朴等多种特色,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,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。是古代规划、设计、建筑的典范。2006年5月,博山颜文姜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成为博山孝文化旅游的首选景点。
  
  颜文姜所体现的孝文化,在淄博乃至山东是独树一帜的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、伦理规范和传统文化,记录了博山的传统文化脉络,象征着一种民间文化价值取向,既是民族文化的展示,又是民俗文化的积淀和再现,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。
  
  颜文姜的传说对博山地域文化和中华孝文化的传播与弘扬,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。对地区历史、文化、民风、民俗和社会道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,润物无声地催生出博山特有的乐善好施,崇尚孝道的纯朴民风;架起了一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、和衷共济,诚信文明的平台。
  
  与颜文姜并驾齐驱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孟姜女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我国广为流传,妇孺皆知。但很多人却不知道,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,而不是传说中的秦长城。
  
 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齐国。记载此事最早的是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三年》:齐侯还自晋,不入,遂袭莒。大将杞梁(字殖)战亡。齐侯归,遇杞梁之妻迎丧而哭于郊,使吊之。辞曰:"殖之有罪,何辱命焉?若免于罪,犹有先人之敝庐在,下妾不得与郊吊。"齐侯吊诸其室。这是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在郊外遇到迎夫尸的孟姜女,并吊唁之。齐侯听了她的话,便到杞梁家中去吊唁,这是二千五百年前的史实,情节非常简单,从中只可看见杞梁之妻是一个谨守礼法的人。到了战国时期,杞梁妻的故事添加了感情色彩,《礼记•檀弓》引曾子的话说:"杞梁死焉。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。"而稍后的《孟子•告子》篇记有淳于髡的话,"华周杞梁之妻,善哭其夫而变国俗"。并附古诗一首:
  
  忠勇千秋想杞梁,颓城悲恸亦非常。
  
  至今齐国成风俗,嫠妇哀哀学孟姜。
  
  这说明了杞梁妻的哭调都成了一时的风气了。博山旧属齐地,至今中老年妇女往往长歌代哭,即沿袭此俗。
  
  到了汉代,杞梁妻的故事增加了哭倒城和守节而死的内容,刘向的《列女传》中写道:"杞梁之妻无子,内外无五属之亲,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,内诚感人,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。十日而城为之崩,既葬,曰吾何归矣!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;父在则倚父,夫在则倚夫,子在则倚子。今吾上则无父,中则无夫,下则无子,内无所倚以见吾城,外无所依以立吾节,吾岂能更哉!亦死而已!遂赴淄水而死。"《汉乐府•琴歌》里的记载与此相似。但那时的城并未明指是长城,杞梁妻也没有自己的姓名。但是《古今图书集成•职方典•山海关》明确指出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。
  
  为纪念忠贞烈女孟姜,博山存有4处姜女泉。孟姜女的故事在博山世代流传,"孟姜女哭长城"的民歌淄博地区有8首,其中博山民歌6首,至今仍在淄博和博山民间传唱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《十二月歌》,全文如下:
  
  正月里来正月正,家家户户挂红灯。人家门前红灯挂,孟姜女门前挂白灯。
  
  二月里来暖洋洋,燕子双双飞南方。人家夫妻手把手,孟姜女成单不成双。
  
  三月里来是清明,家家户户上古坟。人家坟前白纸飘,孟姜女坟前冷清清。
  
  四月里来养蚕忙,姑嫂二人来采桑。桑葚挂在桑枝上,一把眼泪一把桑。
  
  五月里来是端阳,家家户户插秧忙,人家地里黄秧插,孟姜女地里草成行。
  
  六月里来热难当,蚊虫飞来闹洋洋。宁可咬我千口血,别咬长城万杞梁。
  
  七月里来秋风凉,家家户户做衣裳。人家都把新衣做,孟姜女身上穿破衣。
  
  八月里来雁门开,孤雁脚下似霜来。我和孤雁一样苦,好好鸳鸯两分开。
  
  九月里来菊花黄,菊花造酒满缸香。人家造酒夫妻饮,孟姜女造酒无人尝。
  
  十月里来北风吹,枯花逍遥赛牛毛。长城天气多寒冷,我夫不死也难熬。
  
  冬月里来雪花飘,孟姜女梦中会杞梁。千里只把寒衣送,哪有我夫万杞梁。
  
  腊月里来整一年,家家户户宰猪羊。人家都把猪羊宰,孟姜女守孝摆满堂。
  
  唐代以后,孟姜女故事在演变形成流传的过程中,逐渐附会到秦始皇所修长城上来,其意是对秦始皇的劳民伤财行为进行鞭笞。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种种质朴情感。孟姜女故事中哭倒长城反映了人民大众对暴政徭役的反抗,也是对无休止战争的控诉。
  
  以后孟姜女故事按照民间故事传说的形式继续向前推进,并通过诸如变文、宝卷、院本、唱词、杂剧、歌曲、文人诗词、碑刻题铭、时调和地方戏等多种文艺形式在群众中流传和发展。成为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"孟姜女哭长城"的故事。
  
  2005年,博山区组织了大批学者、专家对孟姜女哭长城的发生地进行考察,通过查阅资料、现场考察、民间调查等形式,考证了孟姜女的年代、国籍、身份和死亡背景,确定了孟姜女应是哭倒齐长城赴淄水而死。她到齐国南大门(今淄博市博山区源泉北)迎杞梁之尸,位置正处于齐长城下,淄水岸边。此处山陡易塌城,水深易淹人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,哭和死的地理位置最合理。
  
 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,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。经过两千多年的演义发展,具有以下基本特征:一是由人物、故事原型,演义发展成民间传说;二是由原孟姜女哭齐长城演义为哭秦长城;三是由孟姜女哭长城产生了哭文化;四是此传说反映了民俗现象;五是此传说的演义、丰富、发展紧跟时代步伐,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对故事情节进行充实。
  
 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。通过考证,不仅还原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本来面目。而且通过孟姜女的形象,使人们认识到古代妇女的善良性格和战争带给她们的悲惨命运。忠贞的爱情被破坏,送夫出征、迎尸回乡,是战争的罪恶。故事像全国的望夫山、望夫石一样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控诉。孟姜一哭动天地,甚至改变了齐国之俗。至今博山中老年妇女仍是长歌代哭,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。孟姜女式的哭腔在博山乃至淄博民间的广泛流传,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哭文化。
  
  孟姜女作为中国古代女子遵守妇道的代表,通过对丈夫的忠表现了对家庭的孝,也为"三纲五常"笼罩下的孝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。2006年6月,《孟姜女传说》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这对于进一步弘扬博山孝文化,发挥孝文化的影响力,挖掘孝文化内涵,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  
  孝文化在博山源源流长,从古至今,对博山及周围地区人们的经济、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并形成了淳朴厚重、尊老爱幼的乡风乡俗。例如现在博山的新婚夫妇,都要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到父母和长辈房中请安,并向姑舅翁婆行跪拜礼。第三天吃三日团圆饺子,从馅子的配料、切剁、和面、擀皮都要以新娘为主进行制作,而后包括回门、拜识近族长辈、祭拜先人等种种礼仪,无不体现出晚辈对长辈的一个"孝"字。
  
  然而,把孝发挥到极至的却是博山的一位现代人物,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,县委书记的好榜样--焦裕禄。焦裕禄,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北崮山村人,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。1962年12月,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,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、书记。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,是个饱受风沙、盐碱、内涝之患的老灾区。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冬天,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,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。他从第二天起,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,他说,"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。"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,在一年多的时间里,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。
  
 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。他常说,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,出现在群众的面前;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,去关心群众、帮助群众。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,唯独没有他自己。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、骑不了车,即使这样,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,坚持工作、下乡,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。
  
  1964年5月14日,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,年仅42岁。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,就是"把我运回兰考,埋在沙堆上,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"。
  
  焦裕禄一生热爱人民,热爱事业,鞠躬尽瘁,呕心沥血;吃苦在前,享乐在后,艰苦朴素,勤俭节约,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一座坚实的精神丰碑!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的忠,对人民的孝,这是"孝"的最高表现形式。
  
  近年来,博山区高度重视孝文化的挖掘、开发和利用,先后投巨资扩建了颜文姜祠,修建了二十四孝蜡像馆,编排了京剧《颜文姜》,拍摄了孝文化电视剧《俺爹俺娘》,为博山丰富、发展、孝文化打造了重要载体和平台。孝文化也必将为博山的政治、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。(李福源)

 

地址:淄博市博山区珑山路39号(原柳杭水河路铁路桥西30米) 电话:0533-4172598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0-2018 博山许氏食品厂 鲁ICP备17052659号-1   技术支持:向日葵广告